自闭症儿童的成长问题
分析过自闭症的成因,我们回到今天最重要的主题,如何同自闭症群体接触和交流,如何帮助这个群体成长。
我发现,自闭症谱系的群体存在两条成长线。第一条由家长、教育者等普通人所赋予,第二条则是基于孩子自己的期待。
在由他人赋予的成长线上,很多家长和职业教育者都在非常的努力地不断奉献着,他们既有对于挖掘特殊天赋的期待,同时也有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的普通期待。但是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会把特殊的期待放在一个很重的位置上。这两种不同的期待会给家长带来内心的冲突。
当孩子到达一定阶段,比方说当三岁左右孩子被诊断自闭症之后,一些家长会很乐观,还有一些则会悲观,当到了小学的时候会发现一些孩子确确实实没有办法达到家长的期待,家长和教育者就会开始做出调整。虽然普通期待和特殊期待都仍旧被保留着,但是家长和教育者们只能开始被动的去接纳孩子的状态。到了这个阶段之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从事自闭症儿童教育的教育者便开始趋于定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期待改变了。
我记得有一个家长在孩子7岁左右的时候来我这里,现在孩子已经24岁了。家长告诉我,自己突然感觉到他们之前对于孩子所作的努力不是干预,而是干扰。他用了干扰这个词,说明他一直在努力着让孩子变成正常的孩子,一直在挖掘着孩子的特殊性。
这个孩子的父亲是美术家,极具美术天分。在孩子小的时候,爸爸妈妈都看到了他美术的优势,又期待着这个孩子能像正常孩子一样成长。在孩子20多岁的时候,家长的想法发生了转变。孩子自己的需要成为了家长思考的重点。
这个孩子在小的时候很喜欢烘焙,到了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一些烘焙技术,他的理想是当一个优秀的烘焙师。最终妈妈放弃了所谓特殊的才华性的期待,也就是美术的期待,也放弃了一定要让他变成普通孩子的期待,而是按照他的兴趣进行培养。
最后他们培养出了一个优秀的烘焙师,家长经常会把孩子做的点心寄给我。每一次吃点心的时候我都特别感动,觉得他妈妈真的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孩子,适合这些特殊孩子的成长之路。
所以我们会觉得,孩子到了定型的阶段,原本的期待就会改变。不管是被动接纳还是主动的接纳这种改变,当孩子最终到了成人的时候,家庭和社会开始接纳这种改变的时候,都是有纠结存在的。这个纠结主要来自家长或教育者的普通的期待。
每一个自闭症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对于这些特殊孩子来讲,他们自己的期待是什么?在我将近三十年跟这些特殊孩子打交道,近距离了解他们的过程中,我发现,虽然孩子们难以直接说出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但是我们能够通过专业感受和专业技术,走进孩子的内心,从而获知他心中期待的自己。